首页 - 学术研究 - 2005级硕士毕业论文
基于供需关系的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 来源: 点击数:1923 发布日期:2013-09-22
姓 名:伍  佳
院 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 业: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规划
导师姓名:吴必虎 教授
毕业时间:2007年6月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市场供需理论,以对北京市乡村旅游供给的主体——民俗村和观光农园——的普查和抽样调查、对北京市乡村旅游点游客及市区居民的偏好/行为等的抽样调查、对乡村旅游行政管理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第一手访谈材料以及北京市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运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方法,探讨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的供给空间分布规律及经营管理服务特征;总结了需求市场中的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偏好和行为等特征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另外从出游动机和目的地选择两个角度对现有市场进行了细分,同时总结归纳了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在深入探究了供给和需求两个市场的属性之后,尝试探讨了供需双方在数量、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供需结构等方面的匹配关系。
    研究发现,北京乡村旅游点大多数分布在北京周边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依托周边景区景点,形成一定的集聚;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状况还差强人意;大部分乡村旅游点是在近八年内开展旅游接待的;所提供的吸引物侧重于简单的产品和服务;观光农园的经营比民俗村具有更强的季节性。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男性多于女性,总体上以17岁至40岁之间、受教育水平较高、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的人群为主;他们的出游动机主要有欣赏农村景色、调整身心状态、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美食和购买农产品等。研究还将北京市居民划分成回头客市场、已失去市场、潜在市场和待开发四个市场,通过出游动机和目的地选择对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进行细分市场研究,发现两个市场的出游动机、出游交通工具选择以及出游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民俗村的现有游客平均年龄略小于观光农园;民俗村和观光农园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另外,乡村旅游在总量上供给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出现节假日供不应求,平时供过于求的情况。 
    本文通过数据挖掘,透视供给和需求各自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供需的匹配关系,并将细分市场研究引入到乡村旅游领域。从现实意义上说,本文为深入了解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轨迹、市场动向,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指导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乡村旅游,供需关系,市场细分,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