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城垣的城市记忆研究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097 发布日期:2013-09-22
姓 名:殷 帆
院 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 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
导师姓名:汪 芳 副教授
毕业时间:2010年6月
论文摘要:
城市记忆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保存的集体记忆,能保持城市文化连续性,加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塑造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的途径。然而,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中出现了城市失忆、特色消失的现象,为城市记忆的研究提出了必要性和紧迫性。城市记忆在国内外尚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城市记忆动态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在时间-场所-人(TPP)的框架下对基于北京城垣的城市记忆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在城市记忆和城垣保护更新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垣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变迁和更新现状进行了整理,在TPP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并总结了以北京城垣为对象的城市记忆研究的客体要素、主体要素和时间要素,并根据各自特性和研究需要确定了3个一级测量因子、13个二级测量因子和84个三级测量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设计和执行。
其次,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本文依次分析了城市记忆的主体评价值EV和主体背景属性、客体城市记忆认知度UMC和时间城市记忆认知度UMC,并进行结果统计,绘制了城市记忆的认知和评价曲线。在此基础上应用皮尔森系数对城市记忆的二级因子进行了相关性验证,分析了基于不同主体背景的主体EV、客体UMC和时间UMC的差异特性,以及主体EV与客体UMC、主体EV与时间UMC的相关性,得出了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结果,比如:人的居住经历越深入,居住时间越长,对北京城垣的重要性越认可;年龄较大的人对城垣更新的方式持有更宽容的态度;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垣的原真性的评价越低;对于城垣的稳定性要素和临时性要素认知度高的人,对于城垣存在必要性的评价也越高,等等。
最后,文章做了总结:根据归纳出的城市记忆主体评价值和客体、时间的认知水平,将有助于城市记忆的挖掘和塑造;通过分析得出的的城市记忆主体、客体、时间要素的变化性规律,将可以为未来的城市记忆规划提供思路。
本文从城市记忆的角度对城垣进行研究,是对传统规划内容的重要补充,分析的结果也体现了公众参与的诉求。这一研究对于城市记忆作为规划对象,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北京城垣 城市记忆 时间-场所-人(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