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2015级硕士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土地的需求研究
作者: 来源: 点击数:1191 发布日期:2018-07-03

名:赵倩

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户外游憩空间设计

导师姓名:吴必虎教授

毕业时间:20186

 

论文摘要:

食物的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食物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到传统农耕文明和短缺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我国历史上长期把食物安全等同于以谷物为主的粮食安全。实际上,食物安全关注的是满足居民需要和营养的所有主要食物的安全保障问题。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居民的食物消费也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甚至形成了对直接粮食消费的替代。土地资源是生产各类食物的根本来源,不同的食物结构产生了不一样的土地资源需求。在土地资源供需失衡的状态下,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居民食物安全也就成了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对食物消费及其土地资源需求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1980-2016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农业发展数据为基础数据,展开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迁及其土地资源需求的研究。本文将居民的主要食物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两大类别,从食物消费支出、食物消费量水平、食物营养摄入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的历史变化和升级模式,并采用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趋势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的食物消费发展升级路径。此外,分析了食物消费模式对于食物生产土地需求的影响,测算了生产每单位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所需要的土地,并结合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来确定人均食物生产所需要的土地,最终得到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对于土地资源的总需求。通过研究,文章发现:

11980-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上表现为以谷物为主的粮食消费和以猪肉为主的肉类消费的单一食物结构已经走向了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并重、牛羊肉蛋奶水产品尤其是牛羊肉和奶类食物快速增长的多元食物结构。在食物营养摄取上,过去以植物性的高盐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模式日趋衰微,非粮食物尤其是肉蛋奶的营养摄取成为居民营养获得的重要来源,蛋白质和脂质摄入成为居民营养摄入结构的转向。

2)对城镇居民进行的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分析结构显示:肉禽水蛋奶的边际消费倾向均接近或超过粮食的边际消费倾向;我国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更愿意消费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对于农村居民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未来农村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将会迎来全面激增。

3)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每单位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所需要的土地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中谷物所需面积大量下降。城乡居民人均食物生产所需土地面积以1985年为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物生产用地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波动,总的来说呈现上升趋势,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生产用地在经历了十五年的稳定发展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增加迅速提高了食物生产用地面积。

4)全国食物生产所需用地面积在1985年以后进入持续性上升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科技因素带来的亩产提高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后期饮食结构的升级所带来的影响超过了科技和人口成为我国食物生产用地需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物生产的用地面积依然在不断扩大,新型食物结构为农业土地带来了沉重压力。国际市场的充分利用也是缓解国内食物生产压力的必要保障。

为了解决我国食物升级背景下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本文提出树立“食物安全”理念,动员所有国土资源满足居民所需主要食物的生产才是新时期的食物安全;对不同层次的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食物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种植业、大农业内部的调整和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对以基本农田制度为主的一系列耕地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高产田满足口粮自给以后,应该释放出其他耕地用于林牧副渔的协调发展;最后,发展农区草业是解决饲料短缺、高效供给家畜产品、改善土地生态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 食物安全,食物消费结构,土地利用,动物性食物,农区草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