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期刊论文
旅游规划与设计——野生动物旅游
作者: 来源: 点击数:101323 发布日期:2020-06-08


《野生动物旅游》卷首语

 

人类对野生动物喜爱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的埃及,一块石匾上刻有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的重要城市乌尔收集珍稀动物的描述。回溯历史发展,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脉络也经历了阶段性变化: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传统意义上,野生动物通常被作为一种资源来对待,人类保护它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因此出现了“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然而在现代,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情感主要受属性和价值所影响,因此出现了“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主张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元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对不同生命内在价值的认可,引导人类与野生动物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以观赏和接触野生动物为对象的旅游活动,即野生动物旅游。

提到野生动物旅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只有到东非草原去欣赏野生动物大迁徙,到黄石国家公园的野外追踪野狼,才可以算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旅游……的确,这是野外生境中野生动物旅游的典型代表,而广义的野生动物旅游是指以接触非家养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它不仅可以发生在野外生境中,也可以发生在圈养和半圈养生境中,包括一系列的活动,如观鸟、观鲸、一般的野生动物观光,参观动物园和水族馆,观赏水下生命的潜水、狩猎以及休闲性垂钓等。

野生动物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200万次与野生动物相关的旅行,并以大约每年10%的速度增长,对各国的经济贡献可多达1550亿美元。在全球每11个岗位中有1个工作机会与野生动物旅游相关。在国外,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非洲地区,野生动物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现象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且成果颇丰。本期作者来源也凸显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国际化特征,由新西兰、斯里兰卡、南非以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学者共同构成。

我国野生动物旅游已呈现初露锋芒的发展态势。在市场供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动物园、鸟语林、海洋馆、野生动物园等圈养和半圈养野生动物旅游景区已有700多处,其中,四川大熊猫繁育与养殖基地、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东北虎林园等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地,成为节假日国民出游热点景区。在市场需求方面,伴随着亲子家庭出游比例的增长,以缓解学业压力、增进自然接触、培养动物关爱情感等为目的的出游决策中,野生动物旅游成为很多亲子家庭出游的首选。通过本辑中关于野生动物旅游者行为与游憩体验部分的实证案例也都选在圈养和半圈养生境中开展。

野生动物保护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经验表明,国家公园是野生动物保护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未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如何解决好野生动物保护与游憩利用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关注的读者不多,争议的专家很多,吃力却不讨好”的问题。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推进,尤其是大熊猫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因此,本辑也有三篇文章分别结合国家公园情境探讨野生动物游憩管理。

特别感谢恩师吴必虎教授的邀请主持本辑话题,也特别感谢各位作者多年潜心辛苦研究,才能集结付梓。希望本辑的出版,可以对中国野生动物旅游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希望更多学者和相关专业人才关注野生动物旅游研究和产业发展。

 

丛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


野生动物旅游

 

一、野生动物旅游:概念、发展与战略1.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近30年我国野生动物旅游研究进展述评(丛丽)2. 野生动物旅游开发的空间矛盾(崔庆明)3.野生动物园土地综合利用发展路径与业态创新:以济南野生动物园为例(李蓓 刘原原 祝文)


二、野生动物旅游:旅游者行为与游憩体验

4.亲近动物型游客会选择观看动物表演吗: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张琳琳 黄潇婷)

5.四川大熊猫基地游憩需求及满意度分析(王雅玲 李俊鸿 戴胡萱 宗诚 程鲲  李菲菲)6.不同生境下野生动物旅游者对景区拥挤感知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于佳平 王梦桥 石绍萱 丛丽)


三、野生动物旅游产品:国内外案例

7. 揭秘中国野生动物旅游:野生动物旅游产品的识别与分类(Du Plessis Y.)

8. 保育海豚·游出关怀:“人豚共融”大澳生态游(张单媚) 

9. 天选之地斯里兰卡的鸟类(Sarath Wimalabandara Kotagama)

10. 生态恢复与自然旅游:以新西兰大陆草根生态保护区的旅游发展为例(张国杰)

11.基于动物友好和人类友好的场景构建研究:以成都“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和概念性规划为例(石莹 王焱宁 王欣 郑科 王怡晨)


四、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旅游:保护、开发与管理

12.  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问题与对策——以三江源为例(吴昱芳  钟林生  王灵恩)

13. 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旅游产品开发与管理研究——以美国黄石公园为例(郑雅馨)14. VAMP框架在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应用及经验启示(徐琳琳 丛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