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第五届“景观与旅游”论坛于清华大学胜利召开
作者: 来源: 点击数:1894 发布日期:2005-12-24

   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景观与旅游”论坛,于 2005 年 12 月 24 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厅举行,为景观及旅游界广大同仁和学生献上了一份独特的圣诞礼物。本次论坛以“道法自然——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中的自然要素”为主题,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探寻如何在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中融入自然的因素。

   继 2001 年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和清华大学杨锐教授共同发起举办第一届“景观与旅游”论坛以来,时至今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五届。论坛本着“构建高校景观学师生交流的平台,促进校际师生交流”的主旨,得到了景观学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承办。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苏雪痕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前任院长秦佑国教授;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李迪华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教授和李雄教授;浙江大学包志毅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Bart Johnson ;清华大学胡洁教授;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吴承照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刘海龙;以及千里迢迢来自台湾大学的王鑫教授。论坛得到了《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中国风景名胜》、土人景观、旅游研究网等杂志社和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同时,论坛还得到了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相关院校及学科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

   12 月 24 日早,论坛在建筑学院王泽生厅准时开幕,会场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教授的祝福下,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已是耄耋之年的智慧老人吴良镛先生,首先给论坛做了题为“从咫尺园林到地域景观体系”的精彩演讲。苏雪痕教授从植物造景的角度结合大量精美的植物图片,阐述了师法自然在景观规划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王向荣教授则以自己的一个在厦门的规划案例,边梳理熙攘景观、园林发展的来龙去脉,边讲解了中西方景观规划设计上对“自然”概念的不同理解,并讲述了“自然”在地域之上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带给我们的灵感。秦佑国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声景学( Soundscape )领域的研究概况和进展;包志毅教授带来了江南在植物景观方面的成功经验; Bart Johnson 教授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在景观水平上如何解决濒危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问题;胡洁教授则结合他自己在做 2008 年奥运森林公园的切身体会,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进行景观设计。

  下午的论坛由李迪华教授题为“‘福娃'羞‘爹娘':尊重设计原创路在何方”的标新立异的演讲,打开了轻松活跃的局面。吴必虎教授则从乡村景观的角度提出了旅游管理的导向问题,在分析我国乡村景观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为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观点。乡村景观的问题是城市化的后遗症,同时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风景区边缘地带的后退以致消失。吴承照教授详细分析了边缘地带的特征,从土地利用多样化的角度,为边缘地带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战略性的措施和方法。台湾大学的王鑫教授,以“从中国诗词看中国的自然环境思想”给论坛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刘滨谊教授以实际案例,展示了同济大学在景观学教育上是如何深入贯彻师法自然的思想,在景观学教育问题上与与会的专家做了深入的探讨。清华大学博士后的刘海龙先生,同过大量科学的论断,向我们阐述了如何从基础设施走向生态基础设施,以及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李雄教授则以大量正面和反面的规划案例,阐明了如何营造真正的师法自然的山水校园空间。杨锐教授在最后介绍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案例,从体系建立的初期对各项数据和各个问题的分析,到体系建立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