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吴必虎教授参加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并做讲座
作者: 来源: 点击数:2111 发布日期:2017-06-23

2017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知名校友、地理校友联谊会会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回到母校,出席地理科学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并作为校友代表致辞。


吴必虎教授在毕业典礼上朗诵了自己写的长诗,荡气回肠又赤子情深,表达了一个地理人的胸襟与情怀。


望大地山川:

东海之滨,悬挂明月

扬子江头,过往远帆

黄埔江畔,泊着轮船

苏州河边,飞过春燕

樱桃河上,绽放玉兰

资环大楼,自然人文区域发展

闵大荒原,草木葳蕤学林蔚然


忆历史年华:

六千年,崧泽先民开拓贝壳金砂

五千载,马桥大叔捕捞太湖鱼虾

二千年,黄歇君封地春申

元代的市舶司上海县衙

清代的欧洲海船和海关

民国的圣约翰大夏光华

1951,地理菁英来自中央大浙大


赞地理大咖:

胡焕庸,画了一条线

陈吉余,河口海岸瞩目相看

真正是:

人口河口,口口相传

李春芬,把地理系带进了世界

俞立中,当了三所大学的校长

学术领袖,名不虚传


西欧北美严重敏

比较沉积严钦尚

风暴沉积许世远

城市气候周淑贞

遥感考古刘树人

行政区划刘君德

徐霞客游记褚紹唐

他们,都靠的著书立传


我们

今天毕业的华东师大地理人

位处长三角发展中枢

含蕴五千年文化深度

继承几代人地理巨擘

无论是向学还是从商

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

无论是拓殖海外还是安居中土


希望:

因循天地之道用以修身养性

保持天地良心用以处世待人

善用天地科学用以服务国民


最后祝愿

人人胸怀天地宽广格局

天各一方开创更大格局


当晚他为地理学子带来了一场名为“史地交融,知行合一”的地理职业生涯探讨讲座。讲座由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玉山教授主持,党委副书记王婷婷老师、李山副教授、院团委书记符哲琦老师等参与了报告活动。


 

 

 


吴教授首先解读了报告主题的含义“史地交融”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多学科兼容,“知行合一”指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接着,吴必虎教授从以下三部分展开报告:一是介绍自己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期间的学术经历。吴教授坦言,正是学生时期广博的学术涉略为后期地理学研究的旁征博引奠定了基础,并以自己的论文在学术界被引情况佐证地理学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同时感恩当年在校期间接受的华东师大地理学严谨、深厚的地理教育,以亲身经历劝诫在座的地理学子要充分珍惜利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多源丰富的馆藏图书。二是以两个案例阐述了地理学的应用外溢。吴必虎教授引经据典,从法律、中国传统文化、史学角度批判性地探讨了“原址重建”问题,并提出了独特的地理学解释。吴教授认为,场所精神比建筑本身更需保护,原址重建才能真正表现特定的地方感、地标意义和文脉传承。第二个社会案例中,吴教授从地理学人的视角提出了土地制度四问:①我们需要多少耕地?②粮食生产必须各省自行供给?③农地一定要农业用?④为什么不能提供更多居住用地?深刻体现了地理人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怀。最后,吴教授从城市规划市场萎缩、新农村建设千篇一律且破坏传统乡村景观、乡村规划面临学理及法理尴尬等现存问题出发,提出应该用地理学指导城乡发展。大胆呼吁城乡规划应从建筑主导转向地理综合、学科多元化。


 


报告的最后,吴必虎教授热情地解答了在场师生的问题与疑惑。吴教授风趣幽默的报告让在场学生获益良多,教会我们要系统、综合、批判性地看待地理问题,提醒我们不仅要埋头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宽视野去看社会问题,积极思考地理学的知识积累如何为社会及做怎样的贡献。


 

吴必虎教授与学院师生合影


| 蒋凤丹、王琼

| 崔鑫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