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介绍 - 20级旅研校友

王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0-2021年度访问学者

王珊教授。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院长,内蒙古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蒙古国财经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国旅游地理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主要参与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内蒙古旅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旱区灌木造林及产业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区域地理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科研工作。内蒙古“草原英才”、内蒙古“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资助人才、第二届“旅游教育杰出青年”。 

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生态经济》、《世界地理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10余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地方委托项目10余项,参与发明专利4项。

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一、人才计划项目:
1、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5-B12、青年科技骨干人才、2015年;
2、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2014年;
3、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4、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5、第八批“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6、第十批“草原英才”;
7、内蒙古青年创新人才奖;
8、第二届“旅游教育杰出青年”奖。

二、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西部项目,18XMZ070,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2018年,主持;
2、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zdzx2018058,旅游扰动下土地荒漠化过程与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2018,主持;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项目,BJXM2012-19、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2012年,主持;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5XJCZH008、中蒙旅游合作策略研究—沿“草原丝绸之路”进行跨国旅游探讨、2015年,主持;
5、内蒙古规划办项目,2012C089、内蒙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2012年,主持;
6、内蒙古规划办项目,2015B068、内蒙古中蒙边境段旅游合作的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2015年,主持;
7、内蒙古教育厅课题,NJSY14118、内蒙古中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14年,主持;
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301、濒危植物沙冬青根部菌群对其生长的作用机制、2015年,主持;
9、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KY1146、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2011年,主持;
10、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KY1027、对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的研究、2010年,主持;
11、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KY0737、内蒙古中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08年,主持;
12、内蒙古旅游局课题,2015LYKT007、内蒙古中蒙边境旅游合作路径研究、2015年,主持;
1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理论课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6年,主持;
14、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课题,ZMEY201712,基于双核结构理论下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模式、2017年,主持;
15、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课题,中蒙旅游“点-轴”合作开放新格局体系研究、2017年,主持;
16、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教育教学课题,JXZC1613、《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2016年、主持。

三、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西部项目,19XMZ074,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内蒙古乡村牧区旅游发展模式与升级路径研究、2019年;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9JZD014,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环境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交互作用研究,2019年;
3、内蒙古自治区科研计划项目,2020GG0105,内蒙古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关键技术创新,2020年;
4、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2021GG0009,基于保护模式下西鄂尔多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种群更新复壮技术应用与示范,2021年;
5、内蒙古规划办项目,2016NDA004,内蒙古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2016年;
6、内蒙古规划办项目,2016NDB045、内蒙古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示范区建设模式研究、2016年;
7、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2016zmeh05、“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作研究、2016年;
8、中蒙俄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2016zmez01、中蒙区域经济演变的过程、机理及合作创新机制研究、2016年;
9、地方政府委托、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研究、2013年;
10、地方政府委托,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镇旅游景区发展规划、2013年;
11、内蒙古教育厅课题,NJZX1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研究、2013年;
12、内蒙古发改委委托,内蒙古牙克石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2年;
13、内蒙古发改委委托,内蒙古扎兰屯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2年;
14、内蒙古发改委委托,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纲要(内蒙古部分)、2011年;
15、内蒙古教育厅课题,NJZY11107、基于遥感和CFD模拟的呼和浩特市热环境研究、2011年;
16、内蒙古发改委委托,内蒙古发改委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交通干线重点产业园区跨区域合作共建指导意见、2011年;
17、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课题,KY1011、内蒙古生态旅游植被景观特征研究、2010年;
18、地方政府委托,杭锦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8年;
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JY026、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8年;
20、地方政府委托,大青山毫赖沟休闲度假旅游区总体发展规划、2008年;
21、内蒙自然基金,200711020611、典型草原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07年;
22、地方政府委托,包头市美岱召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
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33、基于社区参与的草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06年;
24、内蒙古节能中心委托,内蒙古自治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报告(2014-2020)、2013年;

发表论文:

(1)王珊,斯琴,吴必虎.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1):80-84.
(2)王珊.不同衰退等级蒙古沙冬青根内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菌物学报,2018.4
(3)王珊,党晓宏,高永,胡生荣,王则宇,潘霞.西鄂尔多斯高原5种荒漠灌丛土壤碳排放特征.干旱区研究,2018,35(04):796-803. 著
(4)王珊,李金锴. 基于PEST-SWOT分析法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对策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9):195-200
(5)王珊.内蒙古自治区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7(2):98-106
(6)王珊,白瑞琴.重金属镉对两种景天的生长和积累研究,北方园艺,2016(7)
(7)王珊,吕君,高永,汪季,党晓宏.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与突破关键,生态经济,2014(6):85-89
(8)王珊,吕君.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周期评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4-109
(9)王珊,吕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探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3-14
(10)王珊,吕君.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分析,世界地理研究,2013(4):109-116
(11)王珊,马芳晨,李金鍇.内蒙古旅行社业的发展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04):35-40.
(12)王珊,吕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5):172-174
(13)王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社会学分析,经济论坛,2013(4)
(14)王珊.关于资源环境学科建设的思考,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
(15)王珊.内蒙古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1)
(16)王珊.内蒙古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思考,现代营销,2012(11)
(17)王珊,吕君.内蒙古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初探,经济论坛,2012(11)
(18)王珊.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11(7)
(19)王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经济论坛,2012(12)
(20)王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投资环境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2)
(21)王珊,金良.协调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对策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7):150-151
(22)王珊,高永,党晓宏.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0)
(23)王珊.我国区域能源发展合作初探,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6)
(24)王珊.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创新教育中的问题对策,现代计算机,2013(10)
(25)王珊,周春生.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经济论坛,2012(1)
(26)王珊,吕君.内蒙古中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1):166-170
(27)崔秀萍,吕君,王珊.生态脆弱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调控,干旱区地理,2015(1):148-154
(28)王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N].内蒙古日报(汉),2016-07-11.
(29)李金锴,王珊.二胎政策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展望.经济论坛,2017(08):143-144,《经济研究参考》转载
(30)李文龙,吕君,王珊.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空间格局特征与影响因素.干旱区地理,2019,42(02):404-413.
(31)贾旭,王珊. Risk Assessment and Regionalization of Fire Disaster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MODIS  Data: A Case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J] Sustainability,2019.11
(32)娜日格勒,王珊.乡村振兴背景下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生态化畜牧业发展研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1

专著与教材:


[1]王珊,刘丽梅,内蒙古与蒙古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年;
[2]王珊,吕君,哈斯巴根,党晓宏,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
[3]王珊,荒漠 濒危 生存,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
[4]吕君,刘丽梅,王珊,李文龙,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5]哈斯巴根,王世文,王珊,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
[6]吕君,刘丽梅,王珊,草原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
[7]吕君,哈斯巴根,刘丽梅,王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经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
[8]贾旭,高永,王珊,基于遥感数据的内蒙古火灾时空分异特征与风险评估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
[9]吕君,哈斯巴根,王世文,金良,王珊,乌云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报告(2013),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
[10]吕君,哈斯巴根,金良,王世文,张文娟,王珊,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发展报告(2016),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年;
[11]党晓宏、高永、蒙仲举、王珊,沙漠旅游与探险,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
[12]2017年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绿皮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8年,副主编.

奖励:


1.草原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三等奖,2016年;
2.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探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高等教育教学论文成果奖 二等奖,2016年;
3.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二等奖,2017年;
4.主体功能区脆弱性演变及其优化调控,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三等奖,2017年;
5.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三等奖,2018年;
6.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经济发展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三等奖,2018年;
7.内蒙古青年创新人才奖 2020年;
8.流动沙丘低压水冲植柳技术与效果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2015年;   
9.内蒙古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学技能大赛 本科院校自然科学应用组二等奖,2015年;
10.资源环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本科)二等奖,2017年。

采纳:


1、《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著作研究成果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采纳
2、《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研究》著作研究成果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采纳
3、《内蒙古与蒙古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著作研究成果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采纳
4、《2017年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绿皮书》著作研究成果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采纳
5、《沙漠旅游与探险》教材研究成果被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采纳
6、《沙漠旅游与探险》教材研究成果被旅游学会采纳

专利:

1、一种渐进式生物基活体淤地坝及其构筑方法,中国,2015年,201510207725.X;
2、一种铺设沙袋沙障的灌沙工具,中国,2015年,ZL 2015 2 0783378.3;
3、一种风洞试验模型钻孔角度控制器,中国,2016年,ZL 2016 2 1044525.6;
4、一种预防动物啃食树木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护套,澳大利亚,2020年,201910655601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