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介绍 - 中心特聘研究员

党宁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党宁,在北京大学完成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学习,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理学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博士后。牛津大学、普渡大学、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旅游学会(ITSA)创始会员,美国饭店业协会注册高级教育导师(CHE),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认证激励导师。
研究领域包括旅游地理与规划、旅游者行为、服务营销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多项,承担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与企事业单位战略咨询项目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5部。荣获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    
著作
专著《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ReBAC)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获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编著《聚焦都市旅游:管理·遗产·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著《会展节事与城市旅游》,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译著《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译著《旅游服务营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学术论文
环城游憩带疗愈性对游憩者感知健康效益的影响研究. 旅游学刊, 2025, 40(1): 45-61.
城市微旅行,文旅深融合. 光明日报,2024-01-31.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国贡献. 旅游学刊, 2023, 38(9):1-3.
中国旅游学术领域的网络、学缘与流派:1979-2021. 旅游学刊, 2023, 38(1):134-151.
Leadership styles and employe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 A 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23, 113: 103509.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的旅游与旅游研究——202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综述, 旅游学刊, 2021, 36(12): 151-156.
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情感与认知的双重视角. 人文地理, 2021, 36(3): 185-192.
颂红色华章: 文旅融合对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提升. 图书馆论坛, 2020, 40(10): 14-23.
1970-2015年上海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 旅游学刊, 2017, 33(11): 81-94. 
计划行为还是理性行为?上海市民近城游憩行为研究. 人文地理, 2017, 32(6): 137-145. 
如何更好地打造环城游憩带. 解放日报(理论版),2017-09-05.
Impact of TourismOpennes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Perspective of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5, 20(1), 76-93. (SSCI)
拓展旅游空间版图实现旅游业均衡发展. 旅游时报,2014-10-28.
世博会背景下上海创建国际最佳都市旅游目的地战略研究. 转型与发展: 中国经济管理问题探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55-164.
奥运后、世博前, 共话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旅游学会第二届双年会综述. 旅游学刊, 2009, 24(1): 93-96. 
新都市旅游: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转型与创新.中国经济60年道路、模式与发展.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643-648.
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综述. 旅游发展与公共管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 203-215.
城市规划的未实施研究. 华中建筑, 2007, (7): 85-87.
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旅游学刊, 2007, 22(7): 29-33. (CSSCI)
中小城市家庭规模与游憩行为的关系研究. 旅游学刊, 2007, 22(6): 53-58.
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 杭州案例研究. 人文地理, 2007, 22 (2):27-31.
美国城市增长管理的方法与启示. 城市问题, 2007, (5):86-91.
世界关注“新亚洲”, 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综述. 旅游学刊, 2006, 21(9): 92-95.
中国主题景区发展态势分析——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1):89-93.
井冈山: 领跑红色旅游. 小城镇建设, 2005, (2):10-13.
中国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研究.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3(6): 78-82.
北京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地理研究, 2004, 23(3):403-410.
传统商业街区旅游景观整治研究——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 规划师,2004, 20(11): 11-20.
以荷兰的景观解读景观生态规划.真理观光学报, 2004,(2):15-36.
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顺义城镇发展. 小城镇建设, 2004, (2):48-49. 
科研项目
1. 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时空演化视角的环城游憩带发展研究:结构体系与培育路径”
上海市哲学社会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迪士尼时代上海环城游憩带研究:基于SSCP范式的视角” 
上海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利用红色文化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研究”
2. 主要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居民环城市游憩行为与吸引物空间模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邮轮航线规划的影响因素、资源配置与优化策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我国反季旅游市场潜力的区域差异及开发策略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民营资本介入古村镇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风险、机制与政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公共景区产权管理及其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政府有效规制的视角”
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利用世博契机发展上海旅游产业的对策研究”
国家旅游局年度课题“国民休闲与弹性消费、季节性就业——基于危机的公共政策选择”
上海市旅游局年度课题“‘十二五’上海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安徽省旅游局课题,安徽省星级乡村旅游评定标准研究
北京市旅游局课题“‘环球嘉年华’对北京旅游业影响研究”
北京市旅游局课题“《北京市旅游总体规划》中期执行评估”
香港理工大学课题“Competitive Destination Image of Hong Kong among Segments of Mainland Chinese Travelers”
香港理工大学课题“Precursors of Mainland Chinese Travelers' Visit to HongKong : Incorporating Travel Motivation Theory in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香港理工大学课题“Determining Chinese Hotel Brand Equity in the Globalizing Market Environment”
旅游规划项目
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7)
上海市崇明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
陕西省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15)
安徽省霍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霍山乡村旅游规划(2014)
太湖西山国家休闲岛总体策划(2012)
峨眉山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旅游发展与旅游城市建设专题(2011-2013)
山东文登昆嵛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2011)
泰安创建国际旅游名城近期行动纲领(2010)
嘉定区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
南昌湾里-梅岭组团城区、景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2010)
杭州湾跨海大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拉萨市当雄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张家界战略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的响应研究专题(2007)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旅游开发研究(2005-2006)
无锡惠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策划(2005)
北京市顺义区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2005)
北京市顺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4-2005)
四川省雅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竞标方案(2004-2005)
浙江省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04)
江西省吉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04)
北京市顺义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北京市顺义区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2003)
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04)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03)
北京市丰台区旅游提升规划(2002)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促进战略规划(2002)
屯溪老街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2002)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达赉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及重点地段概念性详细规划(200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72办公室 邮编:100871 电话: 010-62757971 京ICP备12037398号-7
Copyright @ 1998-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版权所有